中工网 > 理论 > 正文 一种以白人优越论为基础的种族歧视 来源:瞭望 2021-12-09 11:07   原标题:一种以白人优越论为基础的种族歧视   经过种族主义、精英主义和新教伦理的层层叠加,一种强大而隐形的等级制度已深入 美国社会与文化的核心之处   隐性形态的种族歧视表现为白人文化霸权和价值观灌输,其结果是白人文化对其他族 群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的侵蚀   美国在建国之初只将公民身份赋予“自由的白人”时,白人优越论的观念就已经确立了 --   更深层的,是基督教的新教伦理对美国社会的内外切割   美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政治正确的价值标准,显性种族歧视不断受到质疑、批判和 修正,但是,隐性种族歧视却常常被忽视,因为它深深扎根于美国社会与政治之中,已成 为美国文化的基本构成   认识美国的社会与文化结构,对于理解当今美国的国家行为及其背后的意图至关重要 -- 战结束后,黑人获得了名义上的自由,但白人迅速设计了所谓“隔离但平等”的种族隔离政 策。二是对付大量流入的海外移民。移民是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劳动力,但美国国会又通 过严格的移民配额和归化政策控制人口构成、打压移民。在此背景下,一种以白人优越论 为基础的种族歧视全面成形,并且不断固化和深化,成为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常态。   两种种族歧视   种族灭绝淡出美国历史后,美国种族关系的重心落在了白人与全体有色人种的关系上 。针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历史地形成了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深深地嵌入了美国的政治生 活、经济活动与社会文化之中。   显性形态的种族歧视具有突出的政治与经济性质,体现为有色人种群体与白人群体在 权利、地位和经济上的不平等。   一方面,有色人种群体的基本人权和公民权长期被否决、无视或压制。印第安人是在 --   另一方面,有色人种在卫生、司法、就业、住房和教育等问题上都遭受到美国公私部 门的歧视性对待。虽然1964年《民权法案》颁布后,美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宣布 种族歧视行为违法,但是侵犯民权的歧视仍然无处不在。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10~2018年 的统计数据,非洲裔全职工作者的平均周薪要比白人低近30%,拉美裔则比白人低近40%。 在司法公正方面,根据美国量刑委员会的研究,针对同样的罪行,非洲裔男性罪犯的刑期 平均比白人男性罪犯高9.1%。更有社会学家指出,联邦监狱里18~25岁的黑人男性比大学里 要多得多。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印第安人、非洲裔美国人的感染率和病亡率都要远高于白 人群体,这背后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显而易见。   隐性形态的种族歧视表现为白人文化霸权和价值观灌输,是白人文化对其他族群历史 文化、民族传统的侵蚀。   在民族国家构建和“美国主义”认同的国家逻辑下,本土的印第安人、黑人不断被制度 -- 意图以政治性的美利坚民族认同来消灭移民的民族记忆与历史文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反歧视的法律,美国社会也逐渐形成了 一套所谓政治正确的价值标准,显性种族歧视不断受到质疑、批判和修正,但是,隐性种 族歧视却常常被忽视,因为它深深扎根于美国社会与政治之中,已成为美国文化的基本构 成。 -- 移民、黑人等少数族群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争取到他们的选票就会在政党竞争中增加砝 码;另一方面是更新社会管控机制的需要——多元文化主义可以为累积下来的各种社会矛盾 (尤其是种族矛盾)提供宣泄渠道,为政府提供回旋余地。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包装下,一 些白人种族主义者得以绕开反种族歧视的法律法规,以“维护文化差别性”的名义掩盖其种 族歧视的实质。   白人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多元文化主义的治理实践,是美国统治阶层维护政治秩序 --   美国是典型的精英社会和资本社会,白人精英阶层最先获益且获益最多,资本逐利则 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底层民众的向上通道始终存在“玻璃天花板”。对于少数族裔群 体而言,向上流动更是困难重重,他们必须面对结构性种族歧视与整体贫困、绝对贫困的 深度交织。根据1993年各族裔平均家庭收入的对比数据,黑人家庭的收入只相当于白人家 庭的55%。根据2016年的家庭收入数据,如果财富差距维持当前的发展速度,黑人家庭需要 228年才能积累到白人家庭现在拥有的财富,拉美裔家庭要再过84年才能达到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