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种族歧视 — 我们来谈谈种族歧视
微信公众号:乌合之众The Masses
自从疫情在西方国家爆发以来,针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言论不断增加。从改变病毒的官方名称“Coronavirus”为“中国病毒”,到各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抨击中国人愚昧野蛮爱吃蝙蝠,我们一直在经历着种族歧视倾轧。然而,种族歧视不止仅仅发生于现在,也不止仅仅针对中国人。在我们的社会化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学会歧视态度和行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克制住这种可能,学会理性对待他人。
种族歧视报道
- FOX主持人Jesse Watters在新闻节目里要求中国人给他们一个正式道歉。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中国人正在忍受饥饿,他们有很多市场可以吃到生的蝙蝠。他们活在绝望中,他们吃的食物是生的,也不安全,正是因为如此科学家们才说病毒来自于中国”。
- 在HBO节目Real Time with Bill Maher里,主持人Bill Maher说:“我们应该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因为病毒起源于中国。这个国家有着害死过百万人的习惯。这不是从中国传出来的第一个病毒了 — SARS,禽流感,香港流感,亚洲流感”。
- 巴西教育部长Abraham Weintraub在推特上暗指“疫情帮中国政府统治世界”,并且发了一个拥有语言障碍的卡通人物,全文把R换成L,讽刺中国人发音有问题。
- 世界各地的亚裔频繁遭到攻击。
什么是种族歧视?
种族(Race)通常被定义为 — 拥有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的一个群体。我们的肤色,发色,眼睛的颜色,都是区分我们不同于其他种族的特质。除此以外,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各方面区域性特点也是区别化种族的一个重要因素。
种族歧视是我们对于一个族群和族群里的个体的负面意见以及仇视行为。某些负面意见甚至是在我们没有真正接触到这个族群之前事先预想的、没有根据的看法。这些看法通常会影响我们对待这个群体的态度,从而做出带有歧视性的行为。
一个拥有种族偏见的人更容易讨厌来自于其他种族的人,并且认为其他族群里的人们愚昧且危险。尤其当某个族群拥有认为自己比其他族群更优秀的优越感时,他们更容易表现出种族歧视行为和态度,并且无法轻易改变。
种族歧视的行为和态度基于我们对一个族群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即我们对于一个族群里人们的个人品质的固定偏见。这种固定偏见,通常是错误的、笼统的、夸大的,并且不会因为其他新的信息而改变。
举个例子,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普遍基于十九世纪的黄祸论(Yellow Peril)— “中国是一个卑劣的民族,中国是一个野蛮、专制、封闭的国家,中国人会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说法已经消失。对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慢慢变成书呆子、数学好、身材矮小瘦弱。可是这次疫情爆发,过去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负面偏见 — 野蛮、粗俗、封闭,又再次出现在他们的言论当中。一叶障目,在西方种族歧视者眼里,中国的文明发展被选择性忽视,只有留着小辫子的“黄祸人”才是“真实的中国人”。
替罪羊理论
心理学家研究种族歧视,发现人们通常会在遇到困难时,把自己的麻烦归罪在替罪羊(Scapegoat)身上。这个替罪羊通常来自于弱势群体。
心理学家John Dollard指出,人们的偏见来源于挫折。当人们无法找到挫折的来源时,他们会把受到挫折的原因归咎在其他更弱势的人身上,从而在这些人身上发泄情绪。
心理学家针对这个理论做了一个实验。实验中他们给了学生两套拼图,但是他们只给了完全不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去拼图。当学生们在愤怒的心境下去完成这个实验以后,他们看到实验者们纷纷摇头,并且表示出一种轻蔑态度。随后,试验者又对学生们进行了偏见测试,他们发现这些学生的偏见测试的分数比拼图之前增加了。这个实验表明学生们把他们的挫折转移到跟这个测试完全无关的人身上。
在这次疫情中,WHO总干事谭德塞被西方媒体和网民指责应对疫情毫无作为,他们还不断散发种族歧视言论,冠以谭德塞极其恶劣的种族歧视词汇。同样,被指责的还有一直积极抗疫的中国。
这两者的种族背景在西方都属于弱势群体,在很多人看来是可以被当作替罪羊指责的对象。在西方国家疫情爆发的此时,很多人感受到挫折和崩溃,因为他们自己忽视了来自WHO和中国的警示、轻视疫情严重性、拒绝戴口罩、反抗紧闭在家等等。因此,他们依靠替罪羊转移了自己的挫折,毫无根据地指责WHO和中国,并且不断散发歧视性言论,从而达到使自己脱离于困境的目的。
“标签化”
从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来理解种族歧视,会发现人们习惯于给各个群体打“标签”。这些“标签” 影响我们如何理解他人,也导致我们选择性理解他人(Selective Perception):让我们只看见我们想看见的,而忽视其他特质。
如果我们给一个群体打上标签,我们会倾向于去相信这个群体里的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特质。我们认为西方人自大,但是所有西方人都自大吗?看见黑人犯罪,认为黑人都是罪恶的,但是所有黑人都这样吗?美国人称中国人愚昧无知,我们中国人都愚昧无知吗?
因为标签化一个群体比花时间了解这个群体更简单,我们的思维会倾向于这个更简单的做法。并且,人们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一旦我们开始相信这个标签,之后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愿意看到的新消息,从而加固我们对这个标签的坚定看法。我们会选择性忽视掉那些与我们看法相悖的信息。
感同身受
当我们切实感受到被别人歧视是什么感觉时,我们才能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被恶意标签化、被当替罪羊、被选择性忽视优点,都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被歧视的糟糕体验。相信每个人都不想因为自己的种族而被歧视 — WHO的谭德塞不愿意被这样对待,在疫情爆发下的中国人不愿意被这样对待,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从未蒙面的其他族群的人们也不愿意被这样对待。所以我们是否能做到对自己时时提醒,不再一概而论、以偏概全,而是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呢?
图片/网络 侵删
微信公众号:乌合之众The M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