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种族歧视任重道远 2000年9月2日 |
主持人: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全球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等问题上。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话题似乎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翻看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制度直到1994年才在南非被彻底废除,而种族隔离制度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并没有最终解决,种族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真正地寿终正寝。8月30日,南非全国反种族主义大会在约翰内斯堡召开。这是南非彻底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六年来首次召开反种族主义大会。请看一下这方面的消息。 新闻背景:由南非人权委员会组织召开的这次为期四天的反种族主义大会,吸引了来自南非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南非总统姆贝基在会上呼吁全国人民同种族歧视现象作斗争,共同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他强调了黑人和白人在反对种族主义斗争中协同作战的重要作用。姆贝基说,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尽力满足广大黑人改变经济地位的愿望;二是消除少数白人的恐慌。如果白人不参与建立种族平等的新南非,那么南非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就永远不能取得胜利。在继续进行这一斗争的过程中,也须防止出现歧视白人的现象。他强调,种族歧视是黑人和白人的共同敌人,因此全社会应联合行动解决这一问题。 南非人权委员会本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南非的新闻媒体被几家大的新闻机构垄断,时常散布种族歧视的言论,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国家的现状。此外,种族歧视事件至今仍频繁发生。近日,在南非北方城市路易-特里哈特,一家杂货店的老板因怀疑一名14岁的黑人女孩行窃而将其全身刷上白色的油漆;上周在自由州的萨索尔堡,一名黑人雇工被其白人雇主绑在小货车后面拖出五公里而惨死。 多年来,针对黑人和亚裔人士的种族歧视和暴力犯罪事件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时有发生。有专家认为,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在全球的大肆扩张,“西方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人种优越论”等理论的传播是种族歧视现象的根源。不久前,德国三名新纳粹分子无故将一位莫桑比克黑人男子殴打致死。上个月,在英格兰中部城市伯明翰,一位白人青年因为同黑人女子谈恋爱而遭到五名白人的毒打;还有两名黑人男子在英国泰尔福德被白人青年先后吊死。美国法律虽然有比较明确的反对种族歧视的条文,但种族歧视现象在美国也是到处可见。在实际生活中,少数族裔总在就业、晋升和其它许多方面经常受不到公正的待遇。去年年初,美国纽约州四名白人警察向无辜黑人移民迪亚洛连开41枪,使他当场丧命。然而纽约州高等法院却判决四名白人警察无罪。此外,华人在各国经营的店铺也经常成为种族主义分子滋扰的目标。 其实,早在联合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对种族歧视问题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在《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以及联合国一系列决议中均申明平等和不歧视的原则。由于当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仍存在着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196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为了实施该宣言所规定的原则,1965年,联大又通过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简称《消除种族歧视公约》,截止到99年4月,共有153个国家缔结了这一条约。此外,联合国大会还把每年的3月21日定为“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并连续开展了两个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主义的10年活动,大力呼吁世界各国制止种族上和宗教上的不容异已行为。 然而,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当今世界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即12亿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中,与目前世界上某些地区和国家经济前所未有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极度的贫穷和不断增长的南北经济差距导致了一些国家对少数民族、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的不宽容,种族歧视和暴力残害事件时有发生。即使如此,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议主席尼泊尔大使辛喀达还是表达了世界上大多数善良的人们的共同的心声,世界各民族人民应该携起手来,用“宽容、尊重、合作和妥协”的精神,为促进人类共同的发展作出贡献。 主持人:就反对种族歧视的问题,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了两位专家,一位是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刘文宗先生,您好;另外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郝时远先生,您好。郝所长,最近有关反对种族歧视的问题这种消息刚刚增多起来,刚刚南非又结束了反种族主义的大会,现在全球在种族歧视的问题上整个的情况是什么样的的? 郝时远:要了解种族主义歧视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种族,种族是人类本身的一种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体貌特征,它不是人类群体划分的标准,人本身是统一的,在同元以后逐步向各个大陆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由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他们的身体开始发生一些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现在一般讲就是三大种族,黑人、黄种人和白种人,当然在各个种族间随着不断相互的通婚,又出现了很多亚人种,像中东,不好说他是欧洲人种或者亚洲人种或者非洲人种,面对这些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肤色,欧洲人开始产生了白人至上、以白人为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随着殖民主义的全球性扩张,开始把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他支持的理论基础,就是说把达尔文主义关于自然界当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样的法则运用到了人类社会,也就是谁有枪炮、谁有更为先进的杀人武器,谁就可以奴役和统治其它土著的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法斯、意大利法西斯包括日本法西斯主义他们的推动达到了顶峰,相应的在这之前从殖民过程中逐步开始,特别是西方国家从非洲贩卖人,相应就产生了种族隔离政策,这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二战之后,随着对法西斯主义暴行的清算,和人们对种族主义对人类社会危害的认识,形成了全球性的共识。 主持人:反对种族主义、反对种族歧视实际上也是伴随着世界上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开始的。可不可以这么看,本世界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也应该说是最激烈的一个世纪,在二战以后它是不是对整个种族主义的泛滥有一个非常彻底的打击? 郝时远:因为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联合国的建立,反对种族主、反对种族隔离这样的内容已经纳入了联合国的宪章以及国际法当中,所有的国家宪法当中基本上都包含了反对种族主义的内容。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似乎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经济发展、人类进步这方面,特别是现在经济全球化,在谈种族歧视问题已经比较远了,但最近一段时间突然暴力事件增加,我们感觉到在我们身边仍然存在着种族歧视,而且这次南非反种族大会上南非总统姆贝基也特别强调,虽然取缔了种族隔离政策,但是种族歧视遗留下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在目前世界上这方面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刘文宗:在欧洲和在北美长期存在着白人至上,白人人种高于黑人以及其它有色人种,这个观念是根深缔固的,所以种族歧视一直到今天仍然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在美国,一直到1995年,美国密西西比州才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尽管在全世界反对奴隶制度的风已经早已吹遍全世界,可是美国照样可以实现它的奴隶制度,可以看出白人至上论就是产生种族歧视根源的思想基础,也是长期人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在美国不断地出现白人枪杀黑人,而且在它的法院得不到公正审判,有的时候甚至宣布他无罪,因此在美国经常激起广大的黑人和有色人种的抗议,我们前一段时间从电视上已经看出来了,从全世界来讲不只北美是这样,在欧洲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一直到现在法西斯主义残余还存在,什么光头党,还有对于从其它州移民也是采取公平的待遇。 主持人: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全世界对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郝时远:七十年代以后新法西斯主义为代表的种族主义回潮,从73年开始联合国在确定国际年的时候就把73年—83年确定为第一个反对种族歧视行动的年,从83年—93年启动了第二个十年的反对种族歧视的全球行动。 主持人:这说明联合国在反对种族歧视问题上力度和决心是非常大的。 郝时远:93年—2003年现在是进入了第三个反对种族主义的行动年当中。 主持人:您对这段时间内比如说德国发生的排外事件,可不可以看作是一种种族歧视的现象? 刘文宗:当然,我认为这是一种种族歧视,如果真正要从民主平等的原则,特别是从人权上来看,维护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来看,不应该有区别,所有的公民享受同等待遇,种族歧视实际上是反人权的行为。 主持人:说到这我们先休息一下,观众朋友,我们正在就反对种族歧视的问题采访两位学者,广告之后请继续收看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郝教授,最近李文和的案件您注意到了吗,美国自己的官员都承认,把他作为疑犯也是出于种族原因,我不知您对这个怎么评价? 郝时远:因为李文和这个案件,刚一出来之后其中有关对李文和问题的各种舆论和看法当中就包含了认为种族歧视来抓一个替罪羊,他一方面在高喊人权,以人权的名义到处干预别的国家,到处在给别人扣帽子,另一方面后院失火,不断暴露出很深层的问题。 主持人:从李文和这个情况看,想象不出在种族歧视上渗透了美国政府官员头脑当中。 郝时远:在美国人眼里白人和黑人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了,这些年来美国人最关注的是什么呢?是拉美裔和亚裔人,拉美裔以墨西哥为主,大量的进入到美国,再一个就是亚洲国家向美国移民越来越多,其中华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在北美的华人基本上都是从事科技的,在这方面崭露了头角。我认为像李文和这个问题跟他整个现在对种族关系的一种转移,原来主要是白人和黑人,现在扩大到拉美、亚裔,不能说他占主导,但它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动摇的基础。 主持人:还存在种族主义的基础。 郝时远:他碰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者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种族的因素是自然而然要考虑,已经形成了潜移默化的东西。 主持人:虽然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反对种族歧视的宣言、公约,联合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中种族歧视的基础并没有彻底的消除。 刘文宗:可以这样看,我还举个例子,从美国历史上来看,从他独立的第一天起一直到今天,美国没有一个黑人总统,都是白人当总统,我们记得前几年杰克逊很有能力出来竞选总统,最后还是失败了,大家都知道,从这个可以看出来种族歧视观念在人们的思想当中确实是根深蒂固的,当人们在投票的时候,他很自然的就会想到你是个黑人,他就不愿意投你的票。 主持人:反对种族歧视并不可以根据国家是否发达程度看他是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是看各政府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什么样的政策,力度怎么样,是不是? 郝时远:反对种族主义、反对种族歧视、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是一个国际公约,南非之所以能够在九十年代初使它的种族隔离制度崩溃,消除了我们现在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制度层面的种族隔离制度,这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成果,而对实现这个成果的斗争持续了很多年,南非是属于联合国和被国际社会所制裁的国家,包括对他所有的内容,经济、文化甚至体育交流,过去大家都有印象,南非有一个长跑运动员,赤脚大仙,但是他就是没有机会到奥运会去参加竞赛,最后他只好入籍他国,然后在国际体坛上露面,这种制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南非实现了种族和解,成立了多种联合政府以后,他下一步就是要逐步消除掉在社会观念中还普遍存在的种族偏见,目前这种问题在南非还继续出现,但是南非政府正努力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种族主义这个东西不是说可以一蹴而就的把它宣布取消就取消掉了,这不现实。为什么在西方国家讲民主、讲人权、讲平等、讲自由的国家反而种族矛盾最突出呢?一方面我们刚才谈到由于它种族的混杂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移民,这种移民现象会成为今后社会各个民族种族间相互交流的一个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文化、习俗以及过去本身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会产生一些问题,西方国家它本身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开始衰退,在这种过程中加上移民的问题,自然会产生很多社会的不满,所以到九十年代以后,为什么在西欧国家右翼势力非常突出,利用了老百姓对社会和执政党的一些不满情绪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现在在欧洲极右翼势力是很危险的势力,今年在奥地利它的极右翼政党进入了内阁,整个欧盟现在对奥地利实施了政治的制裁,包括一些其它措施,欧盟现在专门在维也纳建立了一个种族主义监测中心,它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和制约这种以种族主义为代表的极右翼势力扩张。 主持人:您认为目前在整个全球范围内如果彻底根除种族歧视前景会怎么样? 郝时远:现在了解到世界上种族的矛盾、民族的冲突现在这种现象很多,今天这个地方出热点,明天那个地方出热点,后天那个地方有冲突,这种现象的确是冷战结束后这十多年来非常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但我们更多的要看到人类社会在基于对一些不平等、基于对人权的维护这样的理念的推动下,已经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比如联合国,在种族问题上从73年以后持续进行三十年的反对种族歧视的行动,这种行动年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我们中国来讲,虽然从种族排外的角度来讲我们不存在问题,但是对世界层面来讲,种族主义的消除,它是逐步在弱化,种族主义最嚣张的时候是二战时候,毕竟现在逐步弱化,但在一些国家当中,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当中开始突出起来了,这些国家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说德国不能说它的种族歧视解决得不好,它的政府和它在处理德国种族排外事件以及打击新纳粹主义势力的过程中,应该说它的力度最大,本身判的案例本身也是很典型的,德国为了打击纳粹事例,专门成立了别动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这种措施,来和极右势力、法西斯主义、排外这样的事例进行斗争,比如澳大利亚前几年也有种族主义的回潮,它搞了一个所谓的帝国党,他提出一系列种族主义口号,对亚裔进行排斥,对当地土著军进行排斥,但它仅仅是昙花一现,比竟从澳大利亚来讲它作为维护多元文化共存的这样一个道路的国家来说,他在这方面的基础是深厚的。我们从制度层面上来消除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的工作应该说基本上已经得到了完成。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说我敢重新实行种族隔离,这本身就是个很大进步。现在最重要的是消除观念,而这种观念上的问题,比如最近澳大利亚推出了一个反对种族主义的很重要的全国性的活动,澳大利亚多种族、多元化的社会,大家怎么去共容、共同发展,来创造和睦的生活,这样带有民间色彩的活动对人的社会化的教育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方面要打击极端的暴力排外事件,另一方面更多的要教育,包括对孩子要开始进行民族学教育。 主持人:反对种族歧视不但要有国家政策、国家法令同时教育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刘文宗:另外还有一点,种族歧视尽管在个别时候、个别地方可能显得很猖獗,但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趋势来看,种族歧视跟现代文明、跟世界发展潮流以及国际人权公约中所规定的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这些规定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的话,种族主义肯定是没有前途的,这一点我们也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主持人:反对种族主义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是光明的。感谢二位专家在这里为我们做的介绍和分析,谢谢你们,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今天的节目,下次节目时间再见。 主持人:杨东 责任编辑:金铃 记者:张立勇 制片人:王跃华 导播:郝琼 监制:王广令 《中国报道》播出时间(北京时间):CCTV—4 21:30(当日)5:30 12:30(次日) 联系电话:010-6857 8479(8480) 传 真:010-6851 0990 |